如何選擇科系?選對系,讓未來更清晰!

發佈日期 : 2025-07-30

每年志願選填時,總會聽見這句話:「選校還是選系?」
但其實,比起這個問題,更重要的或許是:「我真正想讀的是什麼?」

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才發現,自己對所選的科系完全沒有興趣,甚至在職場上才意識到,當年那個「看起來好像不錯」的選擇,其實影響了人生的方向。

 

✅ 選科系,不該只是分數落點

許多人在選填志願時,會以分數落點或學校名氣為優先考量,但這種「填空格」的選法,很容易忽略了你內心真正的興趣與未來想走的路。

事實上,根據調查,有超過七成上班族後悔沒選對科系,而他們的月薪平均差距甚至高達1萬元以上。選對科系,真的會影響你未來的熱情、發展與收入

👉六成八選系!59%後悔填錯志願! 73%學非所用!薪資落差三成五!

👉大學應該要選系還選校?「平均月薪差逾1萬元」有7成上班族都後悔了

 

🧭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系?

1️⃣ 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強項

喜歡分析與邏輯?對資料、數據有興趣?也許你適合財務工程、資訊、統計等科系。
喜歡溝通與觀察人性?可以考慮心理、社會、行銷相關領域。
可以參考:學科喜好、過去比賽經驗、探索性測驗。

2️⃣認識科系的學習內容

很多科系名稱聽起來相近,實際學的內容卻很不一樣。建議查閱學系官網、課程架構,甚至觀察該科系學生的專題或畢業成果,了解未來四年到底會學什麼。

3️⃣想像未來的生活樣貌

你希望將來的工作是什麼模樣?
在辦公室分析資料?與人互動解決問題?做創意提案?還是開發科技應用?
選擇科系,其實就是在選擇一段人生的起點。

4️⃣看見科系的跨域發展性

很多科系不再「單一路線」。以財務工程學系為例,不只學理財與金融,也涵蓋資料科學、AI 應用等跨域能力。選擇能培養多重技能的科系,會讓未來更具彈性與競爭力。

5️⃣參考學長姐與實務分享

多聽、多問,看看這個科系的學生都在學什麼?畢業後做什麼?是不是你也會感到興奮與嚮往?


💡 最後一個建議

與其「選一個學校的名字」,不如「選一段你想要的人生故事」。
大學四年是探索自我的黃金時期,如果你能在這四年學到熱愛的事情,發展出一技之長,那麼你不只是在唸書,而是在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。

不要怕選錯,但更不要隨便選。
📌 找到真正適合你的科系,是給未來最好的禮物。